目前中国的公关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约就是:反正大家都不懂,所以我们就按资历排。
因为不懂,所以大家都还是在同一个维度上。尽管也会出现一些看起来貌似很亮眼的案例,然而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公关行业有了什么本质上的提高。而正相反,越来越多的圈里人会被这种暂时的成功迷惑了双眼,成为另一种权威的信徒。
作为企业公关,你的职业路径莫过于公关专员,公关经理,公关总监。如果你运气好混进了某些大企业,甚至还有机会成为公关副总裁!
而作为乙方公关公司的一员,你的职业路径无非就是客户专员,客户经理,客户总监,客户群总监。如果你觉得在乙方公司太累,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选择,要么去甲方公司混个总监的职位,安安稳稳地过后半辈子,要么自己拉几个朋友开个公关公司当老板。
然而地位的提升就真能改变能力的本质么?那些所谓的“权威”“前辈”和一个干了两三年的公关经理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么?
其实并没有。
在绝大多数公司里,真正落到执行上的工作,都是由那些刚刚大学毕业,拥有各种学历背景,毫无公关理论基础的新人完成的。由于正规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们客观上在理论和执行力层面和其他专业背景的孩子们并未体现出本质上的差异,所以公关行业的入门门槛被拉得极低。资历代表的并非是能力的提升,而仅仅是经验、人脉和资源积累的结果。
这就会产生另一个问题:一旦你相信了所谓的成功经验和案例积累,你就会陷入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那就是当你尝试重复这些成功案例时,你就会发现,当年成功的方案方法似乎已经不再奏效了。
公关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它并不是一个可以流程化的职业,而且没有固定的方法论。尽管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但是公关案例的成功往往都是无法被复制的。在这个还可以被称作为蛮荒的行业里,一个漂亮的公关案例可以成就一家公关公司从默默无闻瞬间变成行业焦点。然而在成为行业焦点之后,慕名而来的客户们却无法再次收获相同的成功。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家公司自己不懂公关理论,同样也是因为他的客户不懂公关理论。在浪费了大笔的金钱之后,那些自己感觉已经很懂的甲方老板就会由衷地发出一声感叹:公关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真的没有什么用么?
按照目前的行业状况来看,这个判断多少还是正确的……
因为无论是甲方公司自己来做,还是找乙方公关公司来做,不懂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尽管不懂,但是没关系。我国群众在接受了这么多年的应试教育之后,对外国人输入的各种理论进行有目的的筛选,最终掌握了另一套“科学管理”的方法——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制度。
虽然我们看不懂原理,但是我们会看数据。
虽然我们不了解方法,但是我们会用Excel表格。
于是公关圈掀起了一场“数字革命”,全盘引进广告业结案方法,将本来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的公关行业带入了KPI时代!
这个无奈中点歪的科技树分支(游戏术语)却在某种意义上大大刺激了我国公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也衍生出一大批相关产业,比如刷排行榜的,刷搜索引擎的,刷阅读量的,刷新闻稿件的……
公众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账面上是可以看得过去的。
这些为了结案报告而衍生的技术工种在无形中也再次黑化了公关这个职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让本来就已经很不堪的公关圈再次陷入信仰崩坏的境地。在一次又一次被迫接受这些垃圾信息之后,公众对于公关的信任程度已经触及了底线。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公关们喜闻乐见的。因为日子长了,不但公众不信任了,连甲方老板也忽悠不过去了。
不过这种小困难还是难不倒公关圈的同行们的。我们还有号称“独立第三方”的监测公司为我们的KPI做背书,我们还有各种行业大赛和评奖为我们的结案PPT里增光添彩!
毕竟是Professional(专业人士),忽悠“全村老百姓”不行,忽悠甲方老板一个人还是绰绰有余的。虽然不能忽悠一辈子,但是能忽悠一天就多赚一天的钱。等甲方老板真正明白过味儿来了,大不了再换呗。相信我,换一家也是同样的收成,好一点的就是原班人马跳槽到新公关公司继续忽悠,差一点的,没经验的,兴许干的还不如之前那家好……
更何况,甲方这小破公司能不能活到老板明白过味儿来的那一天还是个问题呢。
行业环境的畸形当然是有其社会原因的。这个黑锅,也不能完全让我们公关来背。
接下来我们聊聊老百姓那些事儿。
对于公关来说,公众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所以认识公众、理解公众、利用公众就成了所有公关从业者的最基本能力。
然而往往和教科书里写得不一样,那些一贯被认为“民风淳朴”“勤劳善良”的“老百姓”们总能出人意料地搞砸绝大多数公关同行们费尽心力绞尽脑汁做出的方案。他们要么不动声色地毁了你的结案报告,要么无事生非地让你的整个公关策略跑偏。总之,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公众环境里,想要做好公关,其难度并不比自己徒手造一台登月飞行器小到哪里去。
虽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的公关对于公众的解读不到位,但是,有着绝对基数的公众却无时无刻地不在体现着他们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中国的公众是有一部分非常明显的心理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正如庞先生在《乌合之众》里提到的,公众的整体思维能力是远低于个体的。因此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公众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往往也都是不太正面的:比如拜金,三俗,极易被挑拨和误导,功利,善于自黑,缺乏自信同样不信任他人,等等。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公众这个群体是一个素质低下的群体,因为同样是这个群体,也会表现出民族心、同情心、公益心、环保心,等等。
公众舆论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特性尽管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某些特点,但舆论与公众行为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职业公关的活动空间。同时,全公众群体本身,在社会上也呈现出明显或不明显的族群化,不同的话语体系、不同的圈子和不同的社会阶级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沟通鸿沟。
群体,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一个家庭是一个群体,一家公司是一个群体,中产阶级是一个群体,二次元人群也是一个群体。医生是一个群体,警察是一个群体,城管是一个群体,公务员是一个群体,当然,公关人也是一个群体。
群体的规模决定了公关人在真正执行公关操作时的难度,群体的规模越大,相关的利益群体也就越多,需要考虑的风险也就越高。而作为商业公关,很多情况下从甲方老板手里拿到的需求往往都是一句让他们瞠目结舌的话:“我们针对的是18~25岁的年轻人。”
这是个群体么?理论上说,是的。
然而这个群体里究竟包含多少个话语体系呢?那估计只有鬼才知道了。
所以当公关人自信满满地拿出一份“主打90后概念”的策划案出来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知道,由于自己对公关理论一无所知,他们已经为自己挖好了一个不“刷”就爬不上来的坑。
因为在这个18~25岁看似单纯的群体里,有穷人,有富二代,有单身人士,有小情侣,有身处偏远小镇的大龄技术男青年,也有从未离开过大城市的文艺清新小公主。在这个复杂的群体中,无论你将传达给他们什么样的信息,这些群体总会站出来一些人,把你精心策划的所谓理论和情怀“喷”得一无是处——只要他们想这么做。
而且,感谢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化媒体的深入覆盖。如果时间退回到二十年前,公关们在获得公众对于某件事情的实际反馈之后还有很充裕的时间做出应对。如果是在五年前,公关们尽管被互联网压缩了反应时间,但仍有至少一天的时间来想出对策。因为至少,他们还得坐在电脑前。而今天,一旦公众对于你传达的信息产生了反应,留给公关做出应对的时间可能就只有几分钟了。
这就对职业公关的能力有了全新的挑战,需要他们在公关行为执行之前就要更细致地分组,更深入地了解受众,以及更全面的公关备案。
当然,道理还是这么个道理,应该的事儿却往往不会令人称心如意地发生。再精明的公关从业者也无法预见目标群体中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奇葩”;再缜密的公关备案也总有意料之外的事故发生。在这个“有了百度和知乎就能理解半个地球”的世界里,公众的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越来越强烈,在面对绝对基数大到超乎想象时,我们的公关们似乎一直都在不停地为自己或是老板造的孽“擦屁股”,以至于擦到最后都忘了自己当初是为什么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了……
如果你看明白了前面的内容,对公关圈的从业人员素质和行业环境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即便用膝盖去想,你也能明白为什么这个世界对于“公关”这个行业充满了恶意。
一个以“口碑”为主要产品的行业,却无力挽救自己的“口碑”,这件事儿说出来,似乎总有些什么地方不太对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为什么对网络公关充满了恶意?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危机公关公司
本文标题:为什么对网络公关充满了恶意? 地址:/news/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