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感觉阈限对影响消费者的感受性与消费行为的效果,在制定产品价格、包装及命名策略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受性变化也称为感觉的特性。根据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多种刺激物的影响以及个体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人的感受性是在不断变化的。常见的变化有以下几种。
1.感觉适应性
感觉适应性是指随着刺激物持续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性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它既可以提高感受性,也可以降低感受性。我国古代有句谚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形容的就是感受性的降低。如果我们从强光下走进暗室,起初什么也看不见,经过几分钟后,就能看到周围的事物,这是因为感受性的提高。
显然,适应性引起的感受性降低,对企业在市场营销中不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不利的。要改变这一现象,使消费者保持对消费刺激较强的感受性,就要调整消费刺激的作用时间,经常变换刺激物的表现形式。例如,商店可以通过定期改变陈列布局营造新鲜感,避免消费者感受性降低,产生“审美疲劳”。
【知识点滴】
关于“视网膜效应”
心理学中所说的“视网膜效应”是指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拥有这件东西或具备这种特征。例如,一个怀孕的女人会发现自己身边有很多孕妇,一个染了头发的人会发现身边很多人都染了头发,一个大龄未婚的人会发现怎么会有这么多单身未婚的人士……这些都是视网膜效应带来的现象。“视网膜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意识焦点锁定在某个点上的时候,人们对这个对象就会变得全神贯注起来,从而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因此,“视网膜效应”也可以说是“你关注什么,你就能看见什么”。
2.感觉对比性
感觉对比性是指同一感官因同时接受两种刺激或先后相继的两种刺激,感觉的强度和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性可分为同时对比现象和继时对比现象。
“同时对比现象”如图2-2所示。同样明度,同样大小的小方格,分别放在白色和黑色的背景下,我们会感到放在白色背景上的方格比放在黑色背景上的要暗一些。
图2-2感觉对比图
“继时对比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例如,当你吃一个梨觉得梨很甜,但是如果你吃了糖之后再吃梨,会觉得梨却没有那么甜了,这就是感觉的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想一想
颜色对比常被色彩设计师们用来加强图案设计的视觉效果,在纺织、服装、印染工艺中大行其道。试举例说明。
3.感觉的联觉性
感觉的联觉性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过程。比如,当用铁铲刮炒锅时,发出的声音会让我们感到不寒而栗,给皮肤带来冷的感觉。这种现象就是联觉。再如,红色让人温暖,绿色让人冷静,颜色的这种冷暖感觉也是联觉现象。
【知识点滴】
“色彩疗法”
“色彩疗法”是近年来一种大放异彩的治疗方法。美国心理学家策勒在一家医院对病房、门窗、墙壁、家具、床单、灯光等设置了不同的颜色,分别用于不同的治疗目的。根据多年的医疗实践,他认为颜色对于病人具有刺激、镇静、治疗三种作用。例如红色和黄色可能激发病人的希望、欲望、兴奋等情绪。但红色不宜过多,否则易使人神志紊乱。科学家经过进一步研究证明:医院墙壁刷上淡绿色、浅黄色,可使病人情绪镇静、安适,有助于恢复健康。
消费者在同时接受多种消费刺激时,经常会出现由感觉间相互作用引起的联觉现象。如在优雅柔和的音乐声中挑选商品,对色泽的感受力会明显提高;进餐时色泽鲜亮的菜肴会使人的味觉感受增强。可以说,联觉对消费者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一些超市在卖场的营销活动中巧妙运用联觉性原理,在果蔬区域的墙壁挂有大幅果园的图片,在奶制品区域绘有大片牧场的背景,让人感觉如身临其境一样,很好地调动了消费者感觉的联觉性,引导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进而产生购买行为。
四、感觉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1.感觉可以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
感觉是消费者认识商品的起点,通过感觉,消费者才能认识和分辨商品或服务的各种基本属性,只有在感觉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其他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得以产生和发展。因此,感觉可以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好与坏、深刻与否,往往决定着消费者是否购买该商品。
【知识点滴】
产品包装很重要
古代“买椟还珠”的故事说明:一个好的包装,也会成为产品的一大卖点。日本包装设计大师笹田史仁在《0.2秒设计力》一书中写道:“购物的客人在经过货架前,让商品映入眼帘的时间只有0.2秒。要想让顾客在这个瞬间惊叹一声‘哇!’并且愿意驻足停留,那就必须靠抢眼的包装。”所以,对一个产品来说,包装不仅只是一个附加物,它对消费者形成对商品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很多品牌都在包装上大动脑筋,其目的就是想努力通过包装设计,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2.
10W+的标题就是选好题。
每个编辑,要面对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工作之一,就是追热点。其实,有一些热点,每年重复出现,而且有几个切入角度,被庞大的读者群体验证过,总是会火。如果掌握了这些热点和切入角度,能节省不少时间精力。
想找这些角度,也有规律可循。比如,对全年标题进行词频统计,筛选出热点词。但是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这时,可以借助一些统计工具。
比如,“新榜”就曾统计筛选了 2016 年的 397.3 万篇原创内容的标题,总结出 134 个热点。
我罗列了这 134 个热点,剔除了难以重现的、属于特殊行业的词汇,合并了意思相近的词汇,总结出 20 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热点类型,并列举每类热点中阅读量高的切入角度,供你参考,希望能在你策划选题时,为你节省时间。
节日类热点
1. 春晚
爆款文章在切入时,很少有关于“春晚”这个大概念,而是针对春晚中有话题性的、有争议的、具体的人物。比如说:
1)节目、明星与情怀
猴年春晚,热点词当然与“猴”相关。西游记、六小龄童,陪伴很多人长大,本身就是吸引力很强的怀旧话题,再加上“央视拒绝六小龄童”,很容易勾起人们的情绪。
?例01《央视春晚拒绝了六小龄童,猴王再现却看哭了无数人…》
2)节目、明星与广告
春节一直是推广品牌的好时机,各类花式广告,考验的既是创意,也是实力。比如,“百事可乐”每年春节,都有主题为“把乐带回家”的系列广告片,猴年的广告主角是六小龄童,鸡年的主角是《家有儿女》的演员们。
?例02《春晚没邀请六小龄童,百事可乐居然出了让中国人哭的广告》
3)吐槽核心事件
对待春晚,话题性强的态度不是表扬,而是吐槽。如果吐槽春晚的新事物,不仅占了“吐槽”,还能吸引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
?例03《本以为福娃已经是极限,没想到今年春晚吉祥物丑出新高度……》
2. 世界读书日
每年 4 月 23 日。“读书”、“教育”,这类话题覆盖的受众很广,由此可以引申出很多话题,如读书的作用和心态、教育公平、家庭教育、个人成长等等。
?例04《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3. 月饼
在中秋节,最热的不是相对抽象的“中秋”,而是具体的东西,“月饼”。具体选题有以下几种方向:
1)曝光负面细节
在全民送月饼的氛围下,曝光负面信息很容易抓住眼球。在形式上,读者越来越理性,不再轻信,所以,官方的、有视频资料的内容,更容易传播。
?例05《广东月饼厂老板被抓,这样的月饼你敢吃么!看完隔夜饭都吐了!》
2)活动创意盘点
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效果好的广告,往往具备很强的话题感,把这类广告整合到一起,整体的传播效果更好。
?例06《这样做月饼,会有一半月饼厂商失业》
3)应景情绪
中国人对节日的常见情绪,如思念、怀念、团圆。如果用文字,需要文案功底很强,否则很难将读者带入情绪,相反,音频和视频更高效。
?例07《一曲 深情呼唤,中秋了,不管多远都要回家……》
另外,还有各类电商软文,不多解释。
4. 十一黄金周
核心话题是游玩。
1)结合通用话题
通用话题,比如如情感、加班等。假期的主题是休息,读者对于理性的干货文章,兴趣不大。感性的、情绪的文章更有吸引力。
?例08《结伴旅行最见人品》
2)解决问题
针对旅游相关问题,去哪儿玩、玩什么、怎么玩等等。
?例09《好吃好玩离家近,这可能是国庆性价比最高的亲子游目的地》
5. 圣诞节
关键词主要是“圣诞”、“圣诞老人”和“Christmas”。
1)节日装饰技巧
主要满足 80 后、已婚的读者的需求。
?例10《圣诞节这样布置家|你所不知道的小窍门》
2)商业活动
推广打折促销、圣诞特供商品等。
?例11《这是一只有套路的圣诞杯!还有甜蜜彩蛋!》
3)娱乐消遣
包括幽默笑话、圣诞歌曲、鸡汤文章等,
?例12《小孩子不能过圣诞节的,特别是中国的宝宝!》
4)相关知识
节日期间,不适合太理性、抽象的内容,即便是相关知识,也是娱乐性为主,比如,分析节日购物数据、名人新年致辞、解答疑惑等。
?例13《年底购物季,你需要做这些功课来拯救钱包!》
5)身份讨论
分为两类,工作身份和生活身份,结合圣诞节和这些身份,组成话题。
?例14《圣诞节不送女朋友礼物 等着分手吗?》(生活身份)
?例15《党员应知的圣诞节常识 12 题,不要稀里糊涂犯错误!》(工作身份)
6. 父亲节
六月的第 3 个星期日。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这些关于长辈的节日,主题都是感恩,具体角度有:
1)情绪为主
主要强调父亲的地位、直接表达对父亲的感情。
?例16《父亲节,一封给爸爸的情书!》
2)故事为主
回忆关于父亲各种故事、细节,在最后表达感情。
?例17《爸爸说:套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套!》
上面几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其他节日。
身份角色类热点
7. 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这个话题,有两个特点,一是他们身上自带的“状元”光环,在高考后的这段时间里,像明星光环一样吸引人。
二是我们都经历过高考,大部分高考状元的生活状态与我们相似,他们成功的励志故事,很容易让我们带入情绪或回忆。所以,高考状元总是大热点。
1)讨论社会问题
状元们成功了,但是其他人呢?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教育、生活会怎样?
?例18《没有考试,寒门还能拼什么?(深度好文)》
2)大学间的矛盾
矛盾冲突,总是比平淡的叙述更精彩,尤其是名校间的冲突,不仅自带名校学生家长关注,而且能满足普通读者的“看热闹”心态。
?例19《清华北大这场撕逼大战,看了一年又一年,这就叫相爱相杀啊!》
常规的明星参与活动,太常见,就不赘述了。
8. 党员
每年七月的政治热点,又红又正,爆款文章主要是在回顾历史和重要人物。
?例20《乔家大院的传奇: 24 字”六不准家规,成就200年晋商翘楚》
9. 教师
1)回顾传统或个人经历
不管幽默还是正经,重点是情感真实,才能感动读者。
?例21《那些年各科老师的“奇葩说”,我是服气的》
2)结合当下流行话题
包括流行电影电视剧、社会话题等。
?例22《看懂了,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
10. 大一新生
这类话题,覆盖的不仅是大一新生,还有家长、各年级大学生等。
1)新生攻略
虽然每年内容重复,但对新生很新奇、实用,而且常结合商业活动。
?例23《那些学长学姐不愿意告诉你的事……》这是一篇饿了么的广告,结合了新生攻略和“饿了么”服务。
2)幽默故事
传播量大的幽默故事,往往内容短小,快速阅读,所以,常用形式有漫画讲解、对比图等,
?例24《上个大学,居然就染上这么多“病”》
3)结合新生活动,讨论相关人物
具体来说,有大学老师、军训教官、校园恋爱等。
?例25《永远不要去骂教官》
11. 单身
这是一个几乎贯穿全年的话题,最火的时候是十一月。
1)明星秀恩爱
这类话题,既“虐狗”,又八卦,通常一次介绍多位明星,图片多文字少。
?例26《刘青云买菜,陈建斌写诗,看看贵圈晒恩爱的十级选手》
2)个人成长
这个话题,解决一个问题,“单身该干什么”,主要是心灵鸡汤(这没什么不好,“鸡汤”是刚需)。
?例27《丰富自己,是单身阶段的头等大事》
3)吐槽自黑
话题性和传播性都很强,很多单身大学生,不仅自黑,而且喜欢转发。
?例28《一句话证明你单身很久很久了》
生活话题类热点
12. 微信红包
微信红包的使用频率高,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尤其在春节期间,更是热门。
1)红包活动
春节期间,商家与公众号联合,用 H5 形式做红包活动,推广品牌。
?例29《BMW + 一条,发出 100 万现金红包,快来抢!》
2)官方分析数据
分析时,避免传统的商业分析风格,而是强调分析结果的趣味性强、容易传播、能引起讨论。
?例30《除夕微信红包趣味数据:广东多土豪,湖南人和广东人相亲相爱》(由“微信公开课”发布)
3)描述感受
关于发红包、发微信表情的感受,结合各种生活场景,立场鲜明。
?例31《微信聊天最 low 的,就是这种行为》
4)活动攻略
针对微信红包相关的大事件,推出活动攻略,给读者提供实质帮助。
?例32《新鲜出炉!除夕微信红包详细攻略(内含时刻表)》(由“微信公开课”发布)
13. 房价、楼市
这是全民话题,相关政策调整一次,“房价”、“楼市”就火一次。
1)宏观理性分析
专家的分析更吸引眼球,但是,需要注意通俗表达,减少术语。
?例33《叶檀 :我眼中中国最有经济前途的十大城市 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下)》
2)专业建议、个人经验
对于“房价是涨是跌”、“该不该买房”,这些话题很重要,但很多读者不清楚、不确定,需要专业指导和他人经验。
?例34《房价这么涨,最受伤总是我们要买但还没买的年轻人 理财话题》
14. 双十一
关于双十一的绝大部分热门文章,无论从哪个切入,最后都会落在广告上。切入点有以下几种:
1)吐槽
吐槽方向主要是“单身”和“买买买”。
?例35《别忘了,双十一的本质还是光棍节啊》
?例36《不用再吃土了!剁手复原的终极大招,拿走不谢~》
2)介绍明星故事
大部分明星故事的目的,都是鼓励消费、关注“天猫双十一狂欢夜”。
?例37《不高不帅,不是王子,却把老婆宠成了女王》
3)奇闻逸事
介绍与品牌相关的奇闻逸事,推广品牌在双十一的活动。
?例38《为了找到“来自星星的你”,他疯一样地走遍半个地球,找不到都教授,就干脆做个比他还帅的追星人》,这篇介绍一个户外达人,最后引出户外服饰品牌“北面”。
4)购物攻略
包括购物清单、经验教学、曝光黑幕等。
?例39《推广 今年最早最权威的双 11 清单,来啦!》
?例40《八一八那些年买过的教训》
?例41《聚焦 央视曝光“双十一”四大乱象 你有遇到吗?》
5)消费理念
常见于情感类、时尚类公众号,通过传递消费理念,诱导刺激消费。
?例42《女人会挣钱,更要会花钱》
6)总结点评
分析数据、预测趋势,由此扩展到商业、消费、马云、阿里京东等热门话题。
?例43《1207 亿!2016 “双十一”欢喜落幕:马云如愿 “新常态”,阿里却未“新突破”》
15. 维秘天使
这是一个“男女通吃”的话题,与时尚、美妆类商家关系密切。
1)细节揭秘
揭秘“高雅”、“奢华”的维秘天使背后的细节,满足读者的窥探欲,让读者感到“原来如此”,或“不过如此”。
?例44《这种东西,除了维秘天使们,你也能拥有》
2)介绍特殊人物
比如,中国维秘天使的经历,当红维秘天使的励志故事等。
?例45《Gigi Hadid,这个 21 岁的姑娘是如何从微胖丑小鸭进化成维秘天使的?》
另外,还可以提供维秘全辑视频。
16. 年度
1)年终奖
这是职场人普遍关心的话题,有吐槽、炫耀、讨论,也有商家借机组织活动。
?例46《请领取您的年终奖:20 部 iPhone7 plus》
2)年度盘点
盘点形式有吐槽、感悟总结、年度汉字等。
?例47《年度游戏吐槽大会》
会议、赛事类热点
17. 两会
每年三月,五年一届,一年一次。两会讨论的话题,影响面很广,尤其是教育、医疗、工资、保险等实际生活话题。
?例48《6 种人工资要涨!6 类费用要降!2016 两会将这样改变你的生活》
18. 博鳌亚洲论坛
每年三、四月举行,历时三天。爆款文章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方面。
1)介绍会议
介绍会议中某一热点,比如重要议题、领导人讲话等。
?例49《原创丨总理博鳌一提议震动日韩,背后原来有如此玄机!》
2)结合其他热点
结合论坛期间,国内发生的相关重大热点。比如,2016 年 3 月,论坛期间,国内股市暴跌,结合这个热点,有下面这篇文章。
?例50《终于有人把中国股市不敢说的话都说了(博鳌历史上最牛对话之一)》
19. 世界互联网大会
每年一届,地点在乌镇。互联网总是新媒体平台的热门话题,关于互联网大会,有以下几种切入点:
1)描述会议细节
人们虽然关注互联网大会,但是 IT、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话题离大部分人太远,太陌生。相反,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相关的细节,更容易让人理解。
?例51《大佬们都在“乌镇之夜”吃了啥?最引人注目的竟是…》
2)介绍大佬
主要是大佬的故事和他们的公司产业。前者讲述大佬奋斗历程,给读者一剂鸡血。后者介绍他们的特殊产业,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
?例52《身价 5000 亿的中国 IT 大佬:当年也曾是混社会的「大马小马、强子、胖丁」》
?例53《厉害我的猪!一头卖 11 万,你怕了吗?》
3)展示成果
一篇文章解决一系列问题,这种一站式服务,提高阅读的“性价比”。
?例54《将改变世界的十五大科技成果,这个大会影响你我未来生活》
20. 美国总统大选
四年一次。美国的地位,让美国大选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且通常是两位选举人竞争,戏剧性强。常从以下几点切入:
1)预测分析
内容往往神秘,刺激,有戏剧性。
?例55《特朗普又有戏了? 三个新暗示,第一个很可怕!》
2)背景故事
给小白介绍大选的相关知识。
?例56《梁宏达:美国总统大选是人民折腾政客的必要“闹剧”》
3)蹭热点
推出与大选相关的话题,如演讲技巧、政治类电影、正式场合的衣着等。
?例57《这部剧快把美国总统的脸抽肿了》
4)选举结果
重点描述媒体、市场、民众等对选举结果的反应。
?例58《特朗普当选美国新总统!全球市场闪崩,对中国有 4 大影响》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提供了 20 种热点类型、53 个切入角度和 58 个例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其中很多与时间相关,这也是经典选题的特点。
如果多思考几步,会发现其中很多切入角度相似,比如有以下几类:
1. 幽默、吐槽、自黑,马上产生阅读快感,马上刺激转发;
2. 盘点,一站式获取知识,或解决问题,让读者觉得这篇文章很“值”;
3. 介绍核心人物、重点事件,满足猎奇心理;
4. 揭秘细节或黑幕,利用了读者对未知的恐惧;
5. 针对具体问题,提供攻略、专业建议、个人经验,解决一个个小问题;
6. 以上内容,都可以写成商业软文。
这些内容背后是读者的常见心理,比如猎奇、搜集、迷茫、恐惧、追求快乐等等。这些经典选题,就是在特定的、重复的时间点,不断满足这些心理特点罢了。
你看明白了吗?
作者:张二狗
来源:插坐学院(ID:chazuomba)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20个热门选题,每年都能引爆多篇10万+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上海危机公关公司
本文标题:这20个热门选题,每年都能引爆多篇10万+ 地址:/ziliao/3018.html